股份公司“兩化融合”管理體系自2021年1月試運行后,于今年8月份順利通過了國家中信聯與“兩化融合”管理體系評定工作委員會的審核,通過了國家級兩化融合管理體系AA級評定,成為青海省唯一一家通過AA級評定的企業,這不僅讓公司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水平達到了一個新高度,也標志著公司在數字化轉型升級方面開始了一個新起點。
何為“兩化融合”?單從名詞解釋來說,“兩化融合”是指信息化和工業化高層次的深度結合, 是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、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,走新型工業化道路,核心就是以信息化為支撐追求可持續發展模式。然而,要真正理解“兩化融合”,還需要走進生產一線,通過實實在在的成果,來印證“兩化融合”對公司發展帶來了的紅利。
“2021年以前,石灰窯、燒結、球團、高爐等工序的數據采集,需要人工手動記錄原材料信息,這對保證鐵水質量穩定有著先天性的隱患問題?!钡V冶公司燒結主管工程師楊延鵬表示,由于不同供貨商所提供的生產原材料品味不一,在人工手動錄入過程中要不斷的調整原材料配比,這不僅耗時耗力,而且還容易出現成分誤差等問題。為了解決這一現狀,實現高爐配料與成本測算的科學性,不斷提升經濟效益,公司根據高爐實際情況,充分利用自主研發優勢,制定研發了“礦冶公司高爐配料與成本測算信息系統”,逐步完善了“混勻礦配料與成本測算”“燒結礦配料與成本測算”“高爐配料與成本測算”“數據分析對比”四大子系統。
“如今在高爐生產一線,不管是生產效率還是生產成本,都有了很大的變化?!睋钛御i介紹, “高爐配料與成本測算信息系統”投入使用后,不僅實現了高爐原料、料場混勻礦、燒結礦三大工序的原料配比、成本測算、數據分析等關鍵信息的自動采集,降低了職工勞動強度,提高了各工序的工作效率,而且讓高爐配料與成本測算管理變得更加信息化、規范化,有效提升了經濟配料與成本效益的最大化,為保證下一道工序質量夯實了基礎。
“兩化融合”的紅利,還體現在提質增效上。走進煉鋼分廠生產一線,采樣工正將采集的鋼水樣品放置在風動發射柜中,隨后在采樣工簡單的指尖操作下,鋼水樣品通過風動通道,直接到達2公里外的煉鋼化驗室,最終由智能機器人精密完成后續的鋼水成分檢化驗工作,并向煉鋼主控室發送檢化驗結果表單,以便生產一線根據化驗結果及時調整生產配比,保證鋼水成分符合客戶訂單要求。這種新型智能成分檢化驗是公司“兩化融合”的又一項產物,它就是“煉鋼實驗室快速分析系統”。
“在2019年以前,為了保證鋼水化學成份,滿足客戶訂單要求,鋼水試樣采樣化驗是由人工完成的?!睙掍摲謴S副廠長曹偉偉表示,人工采樣送樣導致檢化驗耗時較長,不僅對煉鋼提質增效工作帶來了一定影響,還延長了冶煉時間,加大了制造成本?!盁掍搶嶒炇铱焖俜治鱿到y”上線后,改變了人工檢測的模式,實現了智能檢測,大幅提高了煉鋼爐前檢驗效率,保證了煉鋼試樣化學成分的自動、快速分析,滿足了煉鋼生產對檢化驗數據可靠性、及時性、實時性的要求。
不管是“高爐配料與成本測算信息系統”,還是“煉鋼實驗室快速分析系統”,這些都是“兩化融合”的一個縮影。近年來,公司高度重視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之路,先后通過產銷一體化系統、MES系統、檢化驗系統、數據采集系統建設及自動化裝備升級改造,達到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,并建立了縱向集中、橫向貫通的經營管控系統平臺,全面支撐了公司采購、銷售、財務、成本、生產、質量、設備以及自動化控制、數據采集應用等核心業務的信息化、數字化、智能化的在線運行,使企業管理更加透明化、精細化、規范化、智能化,大幅提升了公司智能化制造、數字化運營的管控能力。
不僅如此,“兩化融合”以來,公司通過智能制造信息化項目及其它數字化項目,實現了生產工序和各業務間的高效協同管控,縮短了從銷售訂單、原料采購、生產制造、成品發貨各個環節的時間,節省了人工成本,保證了訂單的及時響應、及時交貨,降低了制品、成品的庫存,為企業節省了大量的流動資金與庫存成本,大幅度減少了不良品的產生。
“只有不斷強化信息化技術中核心要素,將數據融入到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,才能讓‘兩化融合’管理體系幫助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?!弊孕殴拘畔⒒坎块L安生偉表示,獲得國家級兩化融合管理體系AA級評定證書以后,公司在2023年可以向省工信廳申請工業轉型專項發展補助,這不僅有效提升了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,也為公司的“兩化融合”管理體系建設提供了實實在在的資金保證。
可以預見,在數字化轉型升級的發展道路上,公司將繼續結合當前發展戰略,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工程,大力發展數字商務,規劃更多應用示范及轉型提升工程,全力推動公司數字化轉型,為公司深化改革、扭虧脫困提供更多的科技動能。